QIULIAOCANGHAI

秋了沧海



编剧课视频学习笔记

Script by

第一课

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

电影:节构、画面、艺术。剧情事件驱动

电视剧:人物、细节、艺术。人物驱动

常备动作

  1. 大量看片
  2. 带笔记本记素材

第二课——故事的要素

先有故事,再有剧本

学习编剧的难点在于缺乏故事灵感

什么是灵感?

心灵层面的东西,始于心,要有所冲动,成于脑

灵感来源?

  1. 肉体欲望
  2. 肉体恐惧
  3. 肉体幻想
  4. 共情

感悟:有向上的力量,就有向下的力量

通过将欲望和恐惧相结合,可以形成一个具备可看性的故事

如何使故事变得精彩是技术性的问题

将素材罗列成矩阵

灵感来源于个人体会和感受,要学会记录

故事三要素:人物、事件、主题

人物:主角,什么是主角,是推动事件的推动者

视角人物:观众希望谁成事、和谁共情的人物就是主角

事件:问题

主题:价值观,着落点要在正能量上

人物角色三要素:身份、欲望、动作

身份:事件中的角色

欲望:想要得到什么

动作:行动

事件三要素:核心问题、障碍、结果

核心问题:采取行动是为想要解决什么问题,能不能实现呢

障碍: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障碍

结果:产生怎样的结局

主题:主题分正负价值观、对抗抉择

感悟:有抉择才有戏剧性

实例一:周星驰电影——喜剧之王

身份:群演

欲望:出人头地

动作:去剧组蹭戏【跑组】

核心问题:机会难觅,常常与机会擦肩而过,看到希望却又破灭

障碍:来自各种事件和角色的障碍

结果:最终没有成为明星,但是也出人头地了,强调了平凡人也可以出人头地,实现梦想

实例二:西游记

角色:师徒四人,实际上是一个人,不同角度的自己

欲望:西天取经,普度众生

动作:西天取经,

事件核心问题:一路向西

障碍:八十一难

结果:成佛【成佛已经在取西经的过程中已经完成】

感悟:一个人正反思想斗争,可以通过分角色外化来表现

第三课——八要素的实战应用

实战一

身份:警察

欲望:伸张正义

动作:抓坏人

核心问题:能不能伸张正义,能不能抓到坏人

障碍:坏人太坏,队友不给力

结果:抓到了

主题:邪不压正

应用这个八个要素只能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,想要故事精彩需要添加其他相对内容:

 八要素内容  
人物身份警察含有负价值的定语:胆小如鼠迫切想要牺牲的警察
欲望伸张正义猴子、原始为了尽快到天堂,保护女儿
动作抓坏人动作需要是及物动词寻死
事件核心问题能不能悬念,不能断死不死,啥时候死,怎么死
阻碍坏人太坏环境、对手、自己 
结果抓到了绕过动作,实现欲望 
主题主题邪不压正正义、母爱、救赎、真理……活着更好,可以守护更多

通过猴子测试欲望,强调欲望的吸引力和故事的原始动力

原始动力欲望:饥饿、爱情追求、复仇、上位

绕过动作,实现欲望?

一个饥饿的人想要偷饼充饥,可是没有实现偷饼的动作而得到食物充饥

第四课——第一个故事

男人讲究武力

女人讲究付出

故事支点:

  1. 人设身份为起点

示例:单身毒妈、逍遥医生Rush

  • 激励事件,又称干扰事件:小人物出大事,大人物遇小事

示例:

【小人物出大事】功夫熊猫、破坏之王、疯狂外星人、功夫、冒牌天神

【大人物遇小事】特工奶爸、逃学威龙

  • 过激行为:二次动作,为了实现欲望采取了行动,第一次失败,进行第二次动作

示例:录取通知书、哆啦A梦

  • 悬念、假身份、时间锁【定时炸弹】

示例:生死时速、让子弹飞、金装律师

  • 环境

示例:侏罗纪公园、修女也疯狂

要有创意,但是不能完全跳脱惯性思维,要符合观众的预期

第五课——剧本的正义

隔行如隔山,在进入一个行业中,还是先要了解基础的内容

要区分主题的正义和结果的正义的内容

实例:杀人回忆

第六课——剧本的格式

先有故事再有剧本

场 四部分【基本单位】

第一行:场号、场景、时间、内外

017、办公室、日夜晨昏、内

换场的规则一般就是场景的转换

第二行:描述:忙绿、五六个员工的环境

行动:A角色的动作描写

第三行:对白

第七课——拿事儿说话

创意——梗概——大纲【万字纲】——剧本

大纲和梗概不是字的区别,而是拿事儿说话

万字纲的基本格式:三幕式

三幕式:建置、对抗【推进、转折】、解决

电影时间:25分钟、50分钟【25、25】、25分钟

四幕式:起、承、转、合

建置、推进、转折、解决

四幕式之间隔着:开场事件、激励事件、转折事件、危机事件、高潮事件

转折事件:事件发展要产生变化了

第八课——勾勒画面

表达信息需要用事件和画面来表现

  1. 环境描述
  2. 动作描述
  3. 对白描述

这三种方法都可以用画面来表达

  • 画面以外的旁白【当信息量太多可以使用】
  • 闪回【可以用回忆,不推荐使用闪回】

剧本单位:场、序列、幕

场:剧本拍摄的具体内容

序列:开场【切入】激烈【进展】转折【再转】危机【导入】高潮【结局】五事件十序列

幕:起承转合四幕式

开场事件是让人兴趣

切入是铺垫,延续开场事件的设定和发展,为激励事件做准备

激励事件是核心问题

进展是无效动作

转折事件是因素改变

再转是面对问题的应对改变

危机事件是最大考验

导入是增加问题烈度

高潮事件是核心问题解决

结局是情绪程度

配角是事件创造出来的

一直到写场之前,只需要有一个,只需要有一个视角

第九课——谈谈人物

主角:推动故事发展的人物,拥有行动力的人物

示例:哆啦A梦的主角是大雄,不是哆啦A梦,他是辅助角色

主角的作用:带着观众看故事的人物,使用共情来带动观众

如何建立共情?

身份:在身份上让人物共有共情,要让人物更加的可怜可信可爱,示例:泰迪熊

可信:就是让观众决定人物是合理的,比如设置一些人物缺陷或者坏习惯

可爱:可以去爱,值得爱,给观众爱主角一个理由,比如让人物去做一些善事,可以参考《救猫咪》写作书

欲望:原始的欲望更能引起共情 示例:疯狂的麦斯 mad max

动作:思考动作要得到观众的许可,在动作之前要进行合理许可的铺垫

示例:这个杀手不太冷

共情极限:英雄片共情较弱,需要使用极限共情操作

共情上的缺陷:技能、命门、对手、使命,在这几方面需要拥有致命的设定

想要共情,就要一个拥有致命缺陷的英雄面对一个几乎完美的坏人

牙刷和大肠理论

配角问题

配角从事上来,从序列的事件中依次上场,带着作用和功能,让配角自然而然的上场

不要一上来就写人物小传

配角的整理

按功能出场相近的配角进行合并,原则上,配角越少越好

配角的加强

配角也需要加强,加强增强的原则,是增强配角的记忆点,

示例:给配角带上眼罩,从形象上进行强化,同时尽量不要使用残疾的方式,有点low了,可以使用性格和习惯上的缺陷着手。

人物关系——非常关键的点

以主角为中心,配角围绕在主角周围,连接他们之前关系的是配角对主角的作用力

作用力指的是与你主角的行动力是推动或者阻碍

主角和配角的关系

配角和配角的关系,可以视为道具,不需要遵守配角的原则,不一定需要进行加强记忆点

人物弧光

指的是人物在故事中的一点点成长,一点点蜕变

人物弧光是用来检查人物主角的

主要还是考虑主角的成长就可以了,定好起点和终点,然后再中间打几个点,让主角有成长

故事原本是属于戏剧和电影

稳定的关系、稳定的设定,没有人物弧线

人物的名字

不需要一开始就起名字

用常见姓、常见字,贴近生活

第十课——复杂叙事

说复杂叙事,就先谈谈什么是简单叙事

简单叙事:一个人物、一个视角、一件事情、线性叙事

 示例:疯狂外星人看着双主角是简单叙事

复杂叙事从哪些方面入手?

人物:将一个主角进行拆分,人物多面性

多人物、多视角、多事件、非线性合并线性

是否有复杂叙事很难定义

非线性叙事

示例:疯狂的石头

使用巧合的技巧容易损失共情?

第十一课——类型片

商业片:服务观众,为了让观众过瘾,奔着好看去的

文艺片:服务拍摄者自己的,不是为了服务观众,不是为了好看去的。

海报式分类

喜剧片、动作片、爱情片、恐怖片、惊悚片、战争片、科幻片、剧情片……

分类思路:参考《救猫咪》剧本书籍,它从故事创作的角度进行分类,是一种创作思路

金羊毛、爱情、超级英雄、鬼屋、侦探、如愿以偿、麻烦家伙、变迁仪式、愚者成功、被制度化

金羊毛以寻宝为蓝本,公路片基本都是金羊毛、抢银行也属于金羊毛

注意的点:

路径,需要明确路径,即目的地

团队,寻宝片一般要有团队

奖励,肉眼可见的奖品收获,奖品要很诱人

爱情,是永恒的话题,不过纯纯的爱情电影很少,但是爱情故事还是很多

爱情元素:残缺的主角,零件,沟壑,两个人互补,但是不能够在一起

超级英雄,是非常古老的故事类型

主要的要素:能力、命门、对手、使命

鬼屋,

主要的要素:空间、力量、原罪

原罪即人物自找的麻烦

侦探,也是非常古老的故事类型

主要的要素:秘密、探秘者、自我牺牲

如愿以偿,常见的类型,穿越类的基本都是这种类型

主要的要素:

愿望,这个愿望必须要有共情,符合大部分人的愿望

咒语,增加可信度,需要给前置条件,设置一些规则

教训,就是现在挺好,珍惜眼前所拥有的

麻烦家伙,家伙遇到麻烦,就是小人物遇到大事

主要要素:无辜的人物、天降麻烦、事关生死

变迁仪式,是常见的问题用非常规的方式处理,最后回归常见的方式解决

主要的要素:问题、过激的行为、回归

实例电影:触不可及

愚者成功

主要的要素:愚者、伟业、变化

实例电影:阿甘正传

被制度化

主要的要素:群体、选择、抗争牺牲

实例电影:飞越疯人院、教父

第十二课——小蝌蚪找妈妈

典型的金羊毛故事:小蝌蚪找妈妈

改成剧本,已经有主角、团队,现在是动机不足。

动机改成寻找身世的话,动机就足够了,而找妈妈是一个动作

还能改成爱情片,自行按照爱情的要素进行编写

至于其他剩下的类型也可以根据各自的要素进行改变

第十三课——电视剧

电视剧:

电视剧是跟着电视机出来的,发展的时间并不算太长

电视剧是广告的马仔,他的特性决定了他需要拥有一个很好的体验。

电视剧是从电影演化而来

电视剧如何写?

多人物、多事件、多视角

用编织的思维将这些要素进行编织

整体编人物,单集编事件

主角群的设定:

主线相生、副线相克

实例:绝命毒师

拉人物关系也非常的重要

实例:纸牌屋

一集一般两到三条事件

电视剧是多线叙事

电视剧拥有的人物弧线更加的完整,可以反复正常

可是将类型化的故事放入电视剧

序列可循环可反复

电视剧第一集要短而有力,快速进入剧情

具体的方法:

1、分开出场

2、反转

新人尽量使用经典叙事

单元剧

实际上,情景剧也算是单元剧的一种

可以使用单集的电影式的方式去写

情节类的单元剧,拥有强事件的特点

情景剧是拥有强烈的人物关系的特点

两种的优点是可以无限复制

缺点是粘性差

如何弥补粘度差的缺点:

暗主线,比如让两个人若即若离,或者拥有某种秘密

电视剧容易缺单集看点

第十四课——场景与对白

写场景需要遵循的原则

场景:小故事,拥有属于自己的要素

场景的作用:

  1. 传达信息,最终只剩下可以使用的工具,环境、动作、对白来传达信息
  2. 推进,完成序列任务
  3. 转折变化

场景需要有作用,如果没有要考虑合并和删除

另外一个原则:一进一出的动作

尽量不要都是状态戏,可以动作和状态交叉进行,这样可以让电视剧更加流畅和精彩

动作中进,动作中出

同时还要拥有对抗戏

同时还要包含一次反转,或者说让人拥有出人意料的戏

写剧本的时候要做减法,才会更加精彩

实例:风骚律师

无效动作视为状态

对白

什么是好的台词

  1. 金句类。贴着人设人物走
  2. 情景类。符合情景,台词就有简练的特点

怎么写台词?

  1. 单写,代入角色,分开一个一个写,写完甲再写完乙
  2. 素材库,多记多分类,不要闭门造车
  3. 问答,尽量避免过多的问答模式台词
  4. 潜台词。先写潜台词再写成台词
  5. 日记,通过不同角度给不同人物的日记

第十五课——节拍器

施耐德节拍器【十五序列】

开场画面、铺垫、推动、争执、衔接点、B故事、游戏、中点 、坏蛋逼近、一无所有、灵魂黑夜、衔接点、结局高潮、画面

2分钟开场画面

在5分钟的时候,必须点主题

十分钟前进行铺垫

12分钟开始推动事件

12-25分钟争执

25分钟开始衔接点,开启人物的过激行为,在这里需要衔接前后,需要表达人物开始新的旅程

30分钟开始B故事,A故事是表面的故事主线,而B故事是人物的内在故事的旅程

30-50分钟,游戏,一般是感情线的开始,游戏时间主要是用于卸力,让观众的神经得到休息,满足观众的预期,节奏轻快,可以用于海报宣传的片段

55分钟中点,人物的虚假成功,获得短暂的甜头,埋伏笔

55-75分钟坏蛋逼近,使用前面埋的伏笔,不要孤立的写

75分钟的时候让人物被打趴下,即受到超级挫折,前途尽毁

75-85分钟全方面展现精神世界的痛苦

85分钟衔接点,最终的解决方案,孤注一掷、直面困难,出现转机

85-110分钟结局,最后的大战,推向高潮

110分钟画面,要和开场画面相呼应,但是似而不同

A故事,是主角经历的主要外在故事

B故事,是主角在经历过程中的内在变化成长

A故事,want,表面需求

B故事,need,内在需求

三种人:强盗、骗子、做鸡

第十六课——悬念与反转

事前知识,就是写

事后知识,事后总结,适用于理论研究,对于实战并没有多大的作用,可以用于检查作品

悬念,悬而未决的念想

好的悬念特点:

  1. 未知性
  2. 可能性,不能一直玩未知,至少给出两个可能性
  3. 压迫感,切肤之痛,要压着观众上心,期待到最后

观众越紧张、编剧越轻松

如何设置悬念

人在什么时候会紧张

  1. 让观众失控,观众和角色的信息不对称
  2. 角色失控,相对于观众来说,观众知道了太多,角色知道的少
  3. 观众和角色都失控,观众和角色与编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,只有编剧知道

设置悬念,商业片常常大中小悬念互套,贯穿始终、15分钟、5分钟

反转

戏需要有反转

什么是反转?
跟观众的预期不一样,制造预期,打破预期

反转就是意外

反转在喜剧中用的比较多

如何设置反转?

  1. 误导
  2. 故意隐藏或者说是克扣,即隐藏某一个重要的信息【推荐】

反转是偷偷进行的隐藏信息,反转是减法

实例:盲侠座头市

悬念和反转的共性:涉嫌戏弄观众

角色和观众的关系是拉小车,但是实际现实中更像是放风筝

第十七课——新手跳坑

新手犯错的共性

  1. 选材。选材不要太自我,不要太自己,不要写身边的事情,要不然容易出现自嗨,观众不感兴趣。

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很有意思,是因为拥有前置条件,是你们之间拥有不短的交情为前提。

感悟》如果非要写,可以从自己的老年开始写,然后往回倒

  • 苦难。不要写那种灰色调调的剧本,苦难不是必要条件,艺术不是倒苦水的工具,苦难不是艺术。
  • 主人公共情问题。新人经常无法搞定共情问题,主要是目标不具体,目标不被认可、就会缺乏共情。

做出错误的决定没有问题,但是不能做出愚蠢的决定。

核心问题必须是主角亲自解决的。

  • 对手问题。写实的故事,不太愿意设置对手,大部分的新人设置的对手不太够。

尽量对手是人,让对手自圆其说,在各方对于自己的行为都绝对是正确的。、

对手的意义就是为了主角的成长而生。

可以考虑让对手提前出场。

  • 铺垫太多。需要有铺垫,但是铺垫的是现状,而不是前史。

事件不强就会导致铺垫太多。

  • 流动性。聊天不要超过三场戏,剧情在事件中进行,对话服务事件。
  • 情绪单一。新人容易一喜到底,一苦到底。

可以采用涂色块来检查情绪分布是否单一。

第十八课——拿人的开场

实例:隐秘的角落

什么是不拿人的开场?

不骂人的开场并不代表不精彩。

世界很普通,角色没有爆发力。

剧情过于娓娓道来,容易不拿人。

电影喜欢娓娓道来

电视剧需要有拿人的开场,才能够留住人

拿人的开场怎么写?

  1. 常规。构建世界、人物【还可以在救猫咪的行为上入手】、现状
  2. 非常规。在用常规的方式没有出彩的地方时,可以从其他的地方着手。

激励事件

前史。是现状的延伸

结局,大悬念。

中段某片段前提【意境、色调、价值】

第十九课——怎么撰写项目提案

标题、一句话故事、标签墙、人物小传、梗概、样场

一句话故事:人物、事件。作用:摁住观众

标签墙:关键词

人物小传:作用》规划人物蓝图和给合作方看

写法五个部分:外在、内在、状态、行动、变化

外在:外表、名字、身份、人际关系、血统

内在:性格、偏好、价值观、信仰

状态:情绪、应激反应、口头语

行动:目标、资源、缺陷

变化:人物弧光

梗概:主要按八要素来写,同时着重体现创意点,并且给合作方留下足够的遐想空间

样场:写具体的一场剧本内容,可以写一场几个角色在一起设计人物关系的文戏【主角、伙伴、爱情的对象、对手】

第二十课——编剧拉片

题目:

  1. 爸爸接女儿放学【如何增加烈度】

对手、代价、奖励、阻力、时间锁

实例:阿凡达

身份:一个残疾退伍的老兵

事件:顶替哥哥去科研队

势力:纳美人、公司科研队【主和】、公司雇佣兵【主战强拆】

发展:主角加入科研队,融入纳美人,主战派贿赂主角要主角融入纳美人当间谍

结局:最终主角跳反,拯救了纳美人,保护和彻底融入了纳美人

  1. 结构。设定、对抗:身份设定

2、种族跨越问题和【中间人

3、AB故事

设定的规矩:一无是处的英雄,无比努力的反派

需要记住的是,没有完美的剧本,所以不需要纠结于此

作业:加勒比海盗

第二十一课——谈几个进阶问题

  1. 天赋和努力的问题

需要考虑的是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

  • 影视作品是产品或艺术的问题
  • 为什么艺术品会有规矩和条框,为什么有生产标准

艺术之美有格律、创造、情感的特点,格律即规矩

  • 故事设定真实性的问题。

故事要追求真实性,但是要追求的是艺术真实,而不是生活真实

逻辑真实、情感真实、内涵真实、视觉真实

内涵真实:要符合人们的传统认知和价值观

经常会出现的共性问题

  1. 头大身小。

一堆设定导致的问题,铺垫过长。

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问题是中点的这个序列位置出现问题,中点设定不够精彩。

中点设定:虚假胜利、虚假失败、调整目标、加大赌注、重新上路

  • 主角设定不具体。

人设一堆没有实现,描述不具体,事件不明确

人设思路:少写性格、少写形容词,换成描写价值与态度

有价值观就有观点,有态度就有行动

  • 关于主角的出身问题:是低开,还是高开。

倾向于低开,但是可以有血统,即在凡间有血统,从平凡中来到平凡中去

  • 主角的选择

选择点:1、上路的时候。2、蜕变的时候

  • 蜕变的处理方式

什么是蜕变?

  1. 蜕变即重生,即重回母体
  2. 牺牲
  3. 脱俗
  • 伙伴——行动源

伙伴的A故事要与主角的A故事要同一个方向,相符。

如果伙伴有自己的B故事行动目标,那么要与主角主线故事相克

  • 反派

反派需要拥有具体,谁

反派拥有行动计划

反派要拥有压迫力,步步紧逼主角

  • 讲道理

如果想要讲道理,那么就遵循规则:主角讲小道理,对手讲大道理。

主题的重要性次于人物和事件

  • 场景

将场景作为一个元素来对待,不要过于单一,场景也是可以传达信息。

  1. 对话

如何解决对话的枯燥和没有意思的问题?

可以从各种角度增加势能

比如:从情绪上,比如每一句话都咄咄逼人,每一句话都反驳对方。

当然还是先要拥有对话,才可以考虑增加势能的问题

第二十二课——G潮上不去

存在的问题是剧情高潮,但是不会展开。

高潮是剧本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,高潮是解决的问题的环节

危机来临之后到高潮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部分

解决办法?

首先设计问题,是先有高潮设计还是后有设计,根据需要决定。

高潮部分有什么特点:

  1. 满足观众的期待,用它没有想到的方式。【回报观众】
  2. 节奏加快。情绪螺旋上升
  3. 兑现所有伏笔。
  4. 再次意外。【反转,不能有生硬的反转动作,需要有所有铺垫】
  5. 烈度问题。不要过于无厘头就可以
  6. 主角的抉择。往往抉择伴随着自我牺牲,抉择一般要拥有两次

同时,不能引入新变量,让主角自己解决

  • AB故事的合题

第二十三课——怎么写喜剧

喜剧的定义:喜剧是舶来品,喜剧就是模仿描绘那些不如我们的人。

鲁迅:悲剧是摧毁那些有价值的东西;喜剧是摧毁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。

喜剧就是嘲笑别人身上的难堪。

喜剧不是故事类型,更像是一种故事元素。

喜剧属性的要素:

  1. 人物。拥有喜剧元素的人物,要俯视人物角色,本质上是小人物的滑稽。

身份。放大不合理的定语,比如不识字的老师。加标签。外化特征。

欲望。癞蛤蟆想要吃天鹅肉,做出荒诞的选择

动作。在非常态下,做出的新选择,超出了日常行为。要做出观众相对不认可的动作。

实例:定制伴郎、狱前教育、

  • 事件。从事件结构的角度来构建喜剧。

小人物遇大事,大人物遇小事

困境。寻找困境,制造不适

  • 主题。

黑色幽默:反价值的主题,对死亡的一种戏谑

先搞笑,再谈其他的。

先做到,再做大。

喜剧元素:

  1. 反转。实例:老爸老妈浪漫史
  2. 排比。对比。
  3. 颠覆经典认知。经典解构。
  4. 台词。喜剧必须有的。

制造预期,打破预期

1、错位

2、重复

3、类比

4、增加流行元素

第二十四课——烂片

实例:战国。

一般锚定:就是认为自己是一般的人,一般的能力,能够办出一般的事。

判断质量要素:

  1. 结构。故事类型,这是故事的根本。互补、沟壑
  2. 元素看点
  3. 情感。情感跟着人物走
  4. 情绪。情绪和感情不一样,情感是爱恨情仇,情绪是紧张、害怕……

第二十五课——观影情绪节拍表

A故事

起:注意力【综合、兴奋】、入戏【可怜可爱可信】、预期【例如期待、担忧】

承:游戏【欢乐】、期待放大【思考】、第一次小满足【例如高兴、惊讶、悲伤】

转:生气【预期小落空】、难过、欣慰

合:激动、大满足【大高兴、大悲伤……】

悬念、悬念放大、悬念爆炸、反转

实例:摇滚校园剧本

第二十七课——剧本的叙事视角

第三人称:讲述视角

第一人称:展示视角

电影的叙事视角:

全知视角:无视角、上帝视角。你大于人物

优点:叙事全面,比较自由,多线叙事

适用类型P:需要叙事的内容多的故事

限知视角:

  1. 内视角。你等于人物

优点:剧情流畅,剧情强烈,更容易探究人性

适用类型:单一主角,个性很强,个人色彩很强。

实例:阿凡达、李焕英,穿越类

  • 外视角。你小于人物,叙事的不是人。是无视角和内视角的进一步极端

优点:更客观,不参与取舍

实例:摩登家庭、副总统,战争片类——拯救大兵瑞恩

故事是叙事者在讲述的,所有视角都是全知视角,只是有时候需要根据情况位置不知道情况,选择不同的视角。

全知》限知

限知》全知

第二十八课——科目三

想要有进步,只能多练多写多看

实例:绿野仙踪

一个女孩子被龙卷风刮走寻找回家方式的奇幻故事。

实例:菊次郎的夏天

一个男孩子离家寻找妈妈的故事。

注:找妈的过程其实是找爱的过程

中点的序列中,除了使用增强条件之外,还可以使用调整目标的方法推进剧情。

主角、现状、召唤、激励、看门狗、伙伴、调整目标、其实都是我

第二十九课——剧情要有攻击性

不要因为个例来否定规律

熟后生,先掌握,再忘记,尊重技巧

如何增强剧情攻击性?

攻击源来源:

  1. 环境。自然、社会、场景
  2. 对手。不要把对手理解为坏人,对手是利益相关方,和自己的利益相冲
  3. 自己。犯错误、害怕、判断失误……

攻击目标:主角群。

攻击什么:人、人物关系、目标

  1. 主角肉体。2、主角的精神。3、主角的缺陷。4、主角的技能。5、主角的身份。

6、主角的武器。7、主角自由。8、主角的爱情。9、主角的伙伴。

10、最终归根结底攻击的还是主角的行动目标。

第三十课——人类为什么需要电视剧

人为什么需要艺术?

艺术人类语言表达的补充

主流艺术是统治阶级传达价值观的工具

影视作品是对共同梦的描绘

影视的优势:全面表达,全面体验

影视的缺点:观众参与度少,想象空间少

审美问题?

注意力是艺术的生命线。

审美是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,是在找自己的影子,每个个体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。

与我们更像的东西更容易让我们共情

个体真实,对于其他个体来说可能是梦

注意力+时间=引起期待》验证期待

性与暴力是现代影视的生命线

什么样的期待是观众想要验证的:可预期范围内的期待,而不是作者的期待。

观众心理过程:吸引、预期、满足

人总是会想要验证自己的想法

了解写故事的本心,是想要让观众看完。

第三十一课——单元剧

什么是单元剧?

单集剧情独立的连续剧,半闭合型

门类:

  1. 儿童动画
  2. 单元喜剧——情景剧
  3. 任务类——探案类

单元剧优点:

  1. 单集有头有尾
  2. 故事种类比较丰富
  3. 内容灵活调整
  4. 观看舒适

单元剧缺点:

  1. 缺乏粘度
  2. 内容单一。可以用人物关系来解决
  3. 故事规模偏小。可以做强暗线
  4. 没有什么人物弧线,没有成长,没有内涵。做的好看就行,不一定需要内涵

单元喜剧——情景

场景:一般七到八个场景,拥有共同出现的场景,家卧室,办公室

人物:主要人物小于6个

人物关系:连续的人物关系,有一定的共情,重要的着力点,人物关系是剧情的永动机

主要的人物关系:竞争、追求、三角、反转报复

常用的设定:惹事人物可以是一个,平事人物可以好几个

任务类单元剧

行动目标:需要明确,有趣的目标

主角团队:有私事的时候,要和主线行动相克

技能和缺陷:技能必须要和行动有帮助,缺陷要影响行动目标

第三十二课——跟《鱿鱼游戏》学强设定

游戏类故事——选材类型

  1. 空间
  2. 参与人。A、专家。B、玩家
  3. 规则。这类影视最重要的元素。相当于社会比喻
  4. 奖励和惩罚

强设定故事——类似于魔幻现实主义

  1. 人物设定主角。比如拥有超能力
  2. 对手。
  3. 时间。比如穿越类型;时间循环;时间停止

与强设定相对应的是现实主义

强设定逐渐成为市场主力

强设定的优缺点

  1. 爽点突出,开篇容易吸引住观众,但是后续乏力

实例:时间规划局

现实主义如何选题

  1. 新闻素材
  2. 生活浓缩

第三十三课——怎么克服拖延症

什么是拖延症,其实就是懒,就是对延迟满足的不确定缺乏信心

完美主义是在行动中完善

  1. 奖励。替换不确定,大的奖励,需要具体的;小奖励,创造及时正反馈,频繁起来
  2. 庞大的任务拆解计划
  3. 关闭干扰项
  4. 十分钟法则,说服自己先做十分钟。
  5. 最爱的一场戏。先写自己故事结构中的最喜欢的一场戏
  6. 为了谁。
  7. 找搭档。

第三十四课——查理小三角创作法

单场情节设计,解决不够出彩的问题:

  1. 核心对抗。A、目标。B、对手。C、困境
  2. 转折。每个单场情节是需要转折,不能太直线,要有变化。
  3. 线索。每个单场都是有用,可能影响到下一场
  4. 贴人设。不要描述,要展示,通过事件来展示人,但是事件动作需要符合人设。
  5. 正戏反写。

示例:描写一个可怜的小孩

  1. 可怜是我们的诉求
  2. 正戏正戏:直接写证明小孩子可怜的情节,剧情直给。
  3. 正戏反写:先明白什么情况是可怜,比如穷,苦等等。

正戏反写不是直接写可怜,比如写的穷,可以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年纪这么小就懂事的让人心疼……

图表:想要表现什么;去哪里、反义词一下再回来表现

课外——如何写好单场戏,让每一集都有钩子

理念问题:影视为了好看,那就要精彩,大众艺术是需要拥有商业性的。

方法问题:吸引、共情、期待

吸引:卖弄需要克制,不要太在设定上发力,是不划算。从人物的元素中入手

共情:共情是剧情的前提,吸引只是自然的,共情从剧情出发,放低人物姿态。

期待:期待是本质目的,吸引是自然而然,共情是基础。画饼要豪放。将剧情情绪拉满、出现新元素或道具、反转、信息差、帮助人物的镜像、卡点【不要一直使用】

2025.1.11-2025.17 记录

秋了笔札——写作创作类——查理的编剧课视频

文章最后修改日期: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